工业和信息部火炬中心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策法规 > 解读
科技部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答记者问
  2007年6月10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签约暨试点启动会议在钓鱼台国宾馆召开。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新一代煤(能源)化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煤炭开发利用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会上签约成立。日前,科技部有关司局负责人(以下简称负责人)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请问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背景是什么?我国产学研结合工作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负责人:在去年初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的战略决策。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确立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是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途径。温家宝总理强调,要把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突破口,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战略决策的必然要求。从我国现实来看,科技力量集中在大学和科研机构,企业创新能力十分薄弱,企业和产业的技术创新迫切需要社会各种创新要素持续稳定的参与。从世界产业技术发展的进程来看,为分散创新风险,提高创新效率,上世纪80年代起,产业联盟和技术联盟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逐渐兴起、蓬勃发展,实现了低成本与高收益相统一的技术创新。因此,通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形式,集聚各种创新要素于企业,既是基于我国国情的现实考虑,也是顺应世界产业技术创新趋势、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的必然选择。
  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以及各有关部门的推动下,我国产学研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促进了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创造出了很多好的经验和模式,如TD-SCDMA产业联盟等。但是必须看到,当前我国产学研结合的水平还不高,简单项目合作多,战略层次合作少,单向委托多,双向互动少,各方积极性尚未得到有效调动,合作的组织形式松散,运行机制不健全,创新成果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得不到保障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部分重点产业对外技术依赖的现象仍然相当严重。必须深入研究和分析这些问题,拿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建立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有效模式和机制。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记者:请问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目的是什么?如何达到这些目的?
  负责人:去年4月,科技部会同国务院国资委和全国总工会推出了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从企业层面入手提升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去年12月,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总工会和国家开发银行成立了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指导小组,共同研究和推动我国产学研结合工作。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协调指导小组把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试点工作确定为一项重点任务。经过充分的调研和准备,我们首批推出了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四个联盟。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从产业层面落实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要求,提升产学研结合的组织化和制度化程度,有效解决我国产业集中度分散、技术领域原始创新匮乏、共性技术供给不足、核心竞争力受制于人的突出问题,引领国家战略产业的技术进步,加快创新成果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打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并能够引领产业技术创新的航空母舰和联合舰队。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选好构建联盟的领域。必须瞄准国家重点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需求,瞄准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节能减排等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任务,围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任务,从有一定基础、需求迫切的产业领域率先进行突破,把联盟作为组织产业重大技术创新、创造自主知识产权和产生重大技术标准的重要平台。
  第二,明确构建联盟的原则。一是市场机制,政府引导。在产学研各方的共同需求之上,通过市场机制联结为一个利益共同体,政府对联盟的构建和发展做好战略规划和政策保障。二是鼓励创新,注重探索。要在产学研结合机制、产业技术创新模式、科技投入方式等方面大胆创新和探索,形成改革与发展紧密结合的有效机制。三是分类指导,逐步推进。根据产业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对不同类型的战略联盟进行分类指导,给予不同的支持和服务。
  第三,搞好联盟的机制建设。好的机制是联盟生存发展的基石。一是市场机制,联盟要建立在各方共同需要的基础上,政府不搞行政推动;二是联盟导向和目标明确,紧扣国家重大产业需求,符合国家战略利益的需要;三是共同投入和成果共享机制,使风险共担和持续合作成为可能,联盟成为利益共同体;四是通过有法律效力的契约明确权利义务,约束各方行为,解决各种争议,保障联盟的正常运转。
  记者:请问这次成立的四个战略联盟具有怎样的特点?
  负责人:首先是领域选择。四个联盟所在的钢铁、煤炭、化工和农业装备领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亟需通过重大技术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我国钢铁产量占全球1/3以上,但是产业大而不强,集中度较低,缺乏核心技术,对于加强节能、减排和环保技术创新,突破日益严峻的资源、能源和环境制约的需求强烈;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但是煤炭开发利用方式粗放,利用效率低,煤化工技术受制于人,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资源环境压力;我国是农业大国,但是农机行业小、散、弱,产品层次低,与国际差距巨大,不能满足装备现代农业的要求,亟需提升竞争力。这些行业的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多年来在合作创新方面做了很多探索,有进一步提升合作水平的愿望和基础。选择这些领域构建战略联盟开展重大技术攻关,符合国家重点产业的紧迫需求,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利益。
  其次是联盟影响力巨大。四个联盟集中了26家龙头企业、18所一流大学和9家骨干科研机构,各成员企业2006年的总销售收入近9000亿元,上缴国家税收总计超过1000亿元。四个联盟所属领域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对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强,将带动多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联盟的技术创新活动将有助于提升传统产业,突破资源、能源和环境制约,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保障国家粮食和能源安全,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保障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第三是四个联盟各具特色。比如,钢铁可循环流程技术联盟围绕钢铁行业节能减排的紧迫需求,实现了钢研科技集团的技术引领优势和首钢、宝钢、鞍钢等大型企业的产业化优势的有机结合;煤化工技术联盟由中国化学工程集团牵头,可以充分发挥公司的工程设计和配套能力,符合化工技术创新对大型工程设施的较高要求;农业装备技术联盟集中了行业中的多家龙头企业,促进强强联合,可以有效解决产业集中度低、难以组织重大技术攻关的问题;煤炭开发利用技术联盟由作为用户的神华集团牵头,集中煤炭采掘装备制造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组成,将形成需求牵引技术创新的强大动力机制。四个联盟都实现了强强联合,构建了科研、设计、工程、生产、和市场紧密衔接的完整技术创新链条,有利于创新成果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加速了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记者:请问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引导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形成和发展?
  负责人: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政府运用市场经济手段促进产学研结合的一次尝试,是一次体制和机制的创新。科技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采取以下措施引导联盟的发展:一是要充分利用各种政策工具,营造有利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发展良好政策环境,结合《科技规划纲要》配套政策与实施细则的制定和实施,研究制定引导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的其他政策和措施。二是深化国家科技计划资源配置改革,结合《科技规划纲要》重大专项以及“十一五”科技计划重大项目的实施,对联盟的研发活动予以优先支持;结合国家科研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建设,对联盟建设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予以支持。三是疏通融资渠道,创新金融产品,加大对联盟的金融支持,等等。这些措施的重要意义在于表明国家的政策导向。
相关链接
工业和信息部火炬中心
地方链接:

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京ICP备05034026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0532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万寿路27号院    邮编:100036 联系电话:010-68209024 传真:010-68209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