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山东省济宁市坚定工业经济“头号工程”、制造强市“首位战略”不动摇,以培育打造“231”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为主攻方向,不断完善产业链条、激发产业活力、优化产业生态,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夯实产业根基。
一是持续做强产业链条。聚焦“231”产业集群,梳理形成了19条核心产业链建设规划,邀请高端智库研究论证;编制产业链重点产品、关键技术、研发机构“三张清单”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分布图,“一链一策”谋划生成了416个延链补链强链项目,现已开工139个、竣工25个。宁德时代新能源电池项目、山能智慧制造园区、莱赛尔纤维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地、开工建设,强力引领济宁产业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19条核心产业链,逐链开展“共链行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衔接融通、协同发展。今年以来,已举办工业母机、集成电路、石墨烯等产业链供应链配套对接活动34场。发挥“链主”企业带动效应,目前已推动全市4家企业直接或间接进入宁德时代供应链。
二是充分激发产业活力。逐年制定特色产业集群培育计划,以集群产值、企业数量、研发投入等要素为标准,梳理筛选规模效益明显、具有县域代表性的产业集群进行精准培育。2022年以来,济宁市新增山东省特色产业集群数量连续三年居全省第1位,邹城市矿山装备产业集群、兖州区智能农机装备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济宁市智能机械装备产业集群、济宁市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入选省先进制造业集群。截至目前,全市拥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9个、省特色产业集群10个,充分彰显了我市产业发展的特色、亮色。
三是优化提升产业生态。实行企业问题诉求“直通车”制度,常态化开展工业企业调研服务专项行动,问题诉求实行台账入库、分级办理、限期销号、闭环管理。提升要素保障效率,加大力度统筹解决人才、土地、能源等方面要素制约。今年以来,协助攀登企业招引各类人才2.29万人。